一、消防報警的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的高層建筑、易燃易爆場所、地下工程、大型綜合性公眾聚集場所大量增加,消防監督檢查任務日益繁重。由于消防大隊監督干部偏少,而消防機構檢查的單位場所多,所以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由于消防機構以有限的監督執法力量實施檢查,因此形成檢查不夠充分、不夠全面的局限性,給消防執法監督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消防報警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城鎮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城市消防安全問題備受關注。近年來,家庭火災一直呈高發趨勢,其火災起數、人員傷亡數量等火災指標在全部火災總數中占據很高的比例,據統計,截至到2019年中國火災發生次數為23.3萬起,亡1335人,傷837人,直接財產損失36.12億元。
資料來源: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0年7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2020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十四五期末,結合各地實際,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我國多數省份和地區已提出智慧消防建設計劃。2019年,全國智慧消防招標項目數量為726個,綜合市場規模在34.5億元左右。其中,中國中央和地方單位智慧消防招標項目共有63個,平均每個項目招標金額為475.65萬元左右。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消防行業相關政策匯總
2018年消防部門移交應急管理部,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修訂,消防工作繼續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消防安全事業的重視。隨著法制體制和行業規范的不斷完善,行業具備穩健增長的基礎。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近年來我國密集出臺了消防行業相關鼓勵政策,也為行業長期發展指明了方向。消防產品向家庭領域的拓展以及智慧消防的快速滲透是未來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1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將火災報警控制器列入限制類項目,意味著不允許出現新進入者。隨后相關領域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開放力度不斷加大。2013年國家發改委對《指導目錄》進行調整,將獨立式火災探測器從之前的限制類中剔除;2019年限制類第十五類消防所涵蓋的全部產品移出限制類,改為允許類。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市場化程度提高并不意味著監管放松,限制類的取消只是為潛在進入者提供參與競爭的機會,但仍需滿足消防產品的質量管理要求。也正是在限制不斷放開帶來市場化程度的提升,以及監管力度不斷增強的同步推進情況下,我國消防行業正處于穩健增長的發展期,市場規模穩步提升,而行業競爭格局也在不斷改善,市場集中度將逐漸提高。
隨著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的實施及覆蓋范圍的調整、推廣,消防設備行業的監管力度在不斷加大,行業發展在不斷規范,進入門檻也在不斷提高,為消防行業營造出更好的競爭環境,強者更強,弱者面臨淘汰。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消防報警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目前消防報警行業從事智能疏散系統業務的規模以上企業包括青鳥消防、泛海三江、航天常興、鼎信通訊等。
-
青鳥消防在智能疏散可比公司里收入規模最大,近兩年智能疏散和防火門監控系統業務收入保持同比翻番增長;2019年青鳥消防營業收入22.71億元,同比增長27.8%;
-
鼎信消防電子產品主要覆蓋火災自動報警、智能疏散等系列,消防電子產品收入規模略高于青鳥,2019年鼎信消防營業收入18.1億元,同比增長3.79%;
-
泛海三江相較青鳥業績體量降階,2019年泛海三江營業收入9.35億元,同比增長12.61%;
-
航天常興技術背景雄厚,但收入規模僅千萬級,2019年航天常興營業收入0.63億元,同比下降12.07%。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凈利潤方面,據統計:
-
2019年青鳥消防凈利潤3.62億元,同比增長5.28%;
-
2019年鼎信通訊凈利潤1.62億元,同比下降20.58%;
-
2019年泛海三江凈利潤0.94億元,同比增長49.2%;
-
2019年航天常興凈利潤0.007億元,同比下降89.82%。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消防報警行業發展趨勢分析